認識褐根病

認識褐根病
Brown Root Disease

 

 

褐根病的病原為褐根病菌(Phellinus noxius Comer Cunningham)

初期病徵為全株黃化萎淍,最後枯死。在大面積林地發生時,通常自一病樹向四周蔓延為害,發生時間越久病圈越大。
在排列式行道樹為害時,也是自發病植株向兩側之健樹為害,鮮有跳躍式為害。
從黃化到枯死約需一個月至三個月,屬於快速萎凋病。
在接近地際部主莖及根部的發病樹木往往有黃色至深褐色菌絲面包圍其表面,但在根部的菌絲面常與泥砂結合而不明顯。
本病造成快速萎凋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直接為害樹皮的輸導組織,造成樹皮環狀壞死,導致水份及養份之輸送遭受阻礙而死亡。

褐根病(Brown root disease) 主要發生在台灣低海拔地區。
特別是土壤排水良好及沙質土壤的環境。
為台灣最重要也是最常見的樹木病害,可以造成果樹、行道樹、防風林、綠美化景觀樹種的死亡。在林業試驗所林木疫情通報體系中是非常重要的樹木病害,依據2000年臺灣重要樹木病蟲害之調查褐根病的通報案件佔全年通報案件23%,而臺灣老樹重要病蟲害調查結果顯示褐根病分別佔老樹病蟲害和珍貴老樹病蟲害的27%及29%,就單一種病蟲害案件而言其佔比重皆為最高。